合理利用太阳光是当今节能与环保学科的重要课题。太阳光依然是地球照明的主要光源,而太阳光中热效应非常显著的近红外部分(780-2500nm)在很多场所需要被隔绝,例如运行空调系统的建筑物或运输工具等。常规解决玻璃的防晒隔热的方法主要有贴装防晒隔热膜、使用热反射金属镀膜玻璃等。但二者透明度差,不能充分利用可见光照明;反射率高,光污染严重,且金属膜既干扰电讯讯号,又容易氧化,这会破坏它的隔热和透明效果。如果采用透明、隔热纳米特种功能红外线阻隔浆料来处理玻璃表面,其形成的纳米薄膜具有阻隔紫外/近红外辐射、低反射率、高透明度等特征,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灵活地在现场施工且不受大面积、非平面及有机透明材料表面涂装的制约。玻璃表面处理用透明、隔热红外线阻隔浆料市场目前几乎是空白,其相关研究特别是抗近红外性能的研究与应用国内外少有报道。
国内研究机构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筛选出抗近红外/紫外的金属氧化物,再运用Sol-Gel法、原位聚合、高分子模板法等制备了一系列防红外紫外等功能的共混红外线阻隔浆料复合薄膜、溶胶-凝胶复合薄膜以及有机无机共聚薄膜,并研究薄膜在紫外光/可见光
近红外光不同区域的选择性透过规律及机理,为开发抗近红外紫外的新型环保节能涂料提供开发思路和基础数据。
运用上述研究结果筛选出的核心阻隔紫外/近红外成分,采用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等化学方法制备了多种水溶性溶胶-凝胶高分子红外线阻隔浆料复合物及其薄膜。其薄膜的UV和FTIR研究结果显示,含TiO2复合薄膜在研制玻璃表面用透明、隔热特种红外线阻隔浆料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当TiO2含量达到2%时,对可见光透过率大于60%,可隔绝300nm以下的紫外线,对近红外线的阻隔率可以达到近50%。
原文出自:红外线阻隔浆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