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白色污染的日益加剧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日消耗,制备新型的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替代传统包装材料已经成为包装领域研究的热点。聚乳酸(PL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且环境友好的脂肪族聚酯高分子材料,且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然而PLA 薄膜的阻隔性能不够理想,限制了PLA 薄膜在某些包装领域的应用。如何提高聚乳酸水汽阻隔母粒薄膜阻隔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外PLA聚乳酸水汽阻隔母粒薄膜表面改性方法主要有:等离子表面处理、表面接枝法、磁控溅射、气相沉积等传统方法,存在环境污染、不稳定、成本费用高、镀层不均匀、易破坏材料的本体性能、受材料的形状限制等问题。聚乳酸水汽阻隔母粒薄膜层层自组装法是通过溶液中目标化合物与基片表面功能基团的化学键等强相互作用,或如氢键、静电引力、配位键、范德华力等弱相互作用,利用逐层交替沉积的原理,自发地在基体表面形成结构完整、性能稳定、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纳米复合薄膜材料制备技术,能够制得稳定的超薄、均匀、连续、无孔的高功能聚乳酸水汽阻隔母粒薄膜,具有适用范围较广、纳米尺度调控结构稳定、基体整体性能不变、成本较低、不受成膜基底形状影响等优点。氧化石墨烯(GO)是石墨烯功能化的衍生物,是经过机械、超声剥离得到的单层薄片;GO 片层皱褶,几何尺寸与石墨烯相近(宽厚比在500 左右),对各类小分子具有良好的阻隔性,甚至连很小的He 原子也无法穿透,因此GO 聚乳酸水汽阻隔母粒薄膜在阻隔包装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
原文出自:水汽阻隔母粒 转载请注明出处